1.定义: 当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同相位,即电路呈阻性时,称电路的这种状态为谐振。 在
R、L、C串联电路中发生的谐振称为串联谐振。
此时,、同相,即阻抗角。
,则,故:
—— 发生谐振的条件
即:时,阻抗角为0,电路发生谐振现象。
发生谐振时的角频率称谐振角频率,用表示;
发生谐振时的频率称
谐振频率,对应的用
f0表示。
由谐振条件:
2.产生方法: 由可知,发生谐振不仅与电路中参数有关,还与电源频率有关。
有两种方法可以产生谐振:
(1)当电源频率一定时,调节电路参数
L或
C;
(2)当电路参数一定时,调节电源频率。
3.串联谐振的特点 (1)电流与外施电压同相位,电路总的阻抗角,电路呈阻性;
(2)电路阻抗值最小,电源电压一定时,电流最大。
,
(3)谐振时感抗电压与容抗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当时,,也就是说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可能很大。故串联谐振又称
电压谐振。
在电力系统中,当电压过高时,可能击穿绝缘介质,损坏电气设备;在无线电电路中,则常利用谐振的特点达到有选择的传递信号的目的。电感或电容上产生的电压到底是电源电压的多少倍?我们用品质因数
Q来表示。
4.品质因数——Q
定义:电路处于串联谐振时,电感或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之比。
谐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