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测量法
观察仪表电路板没有发现问题,就需要借助万用表,对电路板上的一些主要元器件、关键点进行测量,来发现问题。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A、测量电压法
先检查和测量仪表电路板供电电源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供电电源是所有电路工作的基础,只有供电正常了,才能进行后续电路的检查和修理。首先测量供电电源的输出是否正常,对电源空载和带负载状态分别进行检查测量;有多个、多种供电电源时,应逐一地进行检查测量。
还可检查测量电子元件的引脚电压,如果电压异常,再断开引脚连线测接线端电压,以判断电压变化是外围元件引起的,还是元件引起的,这样可大致判断故障部位。但测量引脚电压的前提是电路板的供电电源要正常,如果供电电压偏离正常值太多,则有可能产生误判。测量元件引脚电压还应考虑外围元件损坏的影响因素。
对于电路板上的门电路,可根据型号观察其输出的逻辑关系是否正常,如输出应该是低电平的,实际测量值是高电平,则可判断该芯片已损坏。对于输出应该是高电平的,实际测量值是低电平的,为了确定该芯片是否真的损坏,还需要把与该芯片相连的相关电路断开,再进行测量观察其逻辑关系是否正常,来判断该芯片的好坏。
B、测量电阻法
当电路板的供电失常时,可测量集成块的电阻或电压来判断问题。如在电路板上找一个74系列的芯片,测量其对角线上的两供电点间的电阻或电压,如14脚芯片,测量7脚与14脚;16脚芯片,测量8脚与16脚如果两点之间电阻较大说明没有短路。如果两点之间的电压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如电压很低,除供电输出失常外,就是供电负载有短路点存在。若有短路现象,应查找造成短路的原因并排除故障。
集成电路在使用时,总有一个或多个引脚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地”是相通的,即我们说的接地脚。由于集成块的其他引脚与接地脚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直流电阻,这种电阻称为引脚等效内电阻。可通过测量集成块各引脚的等效内电阻来判断其好坏,如各引脚的等效内电阻与标准值相符,说明集成块是好的,如与标准值相差过大,说明集成块内部损坏。由于集成块内部有大量的二极管,三极管等非线性元件,在测量时要互换万用表的表笔再测一次,以测得正反向两个阻值。只有当内电阻正反向阻值都符合标准,才能判断该集成块是否完好。
还可以测量外部电路到地之间的等效外电阻来判断,通常在电路中测得的集成块某引脚与接地脚之间的在线电阻,实际是内电阻与外电阻并联的总等效电阻。在修理中在线电压与在线电阻的测量可配合使用。在线电压和在线电阻偏离标准值,并不一定是集成块损坏,有可能是外围元件损坏,使外电阻不正常,从而造成在线电压和在线电阻不正常。这时可测量集成块内电阻来判断集成块是否损坏。
在线检测集成块的内电阻时,不用把集成块从电路板上焊下来,只需将电压或在线电阻异常的脚与电路板断开,同时将接地脚也与电路板断开,通过测量测试脚与接地脚之间的内电阻正反向电阻值,基本可判断其好坏。
在测量各种型号集成块的等效内电阻时,建议做个记录、以备以后作比较使用。这样日积月累,你手中的集成块参数就会越来越多,对工作是很方便的。
③对比和替换法
没有电路图的电路板进行检修时,如果有条件可用好的电路板与坏的电路板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检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把好的电路板插到故障仪表中,仪表故障消除了,说明代换下来的电路板有故障,检查修理该电路板即可。
可观察对比正常板与失常板上电子元件,看两者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和不同。再通过测量各电子元件引脚之间的直流电阻值、直流电压值,与已知正常板各引脚之间的直流电阻值、直流电压值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正常。即通过对比两块相同的好坏电路板的相关数值,来对坏的电路板进行修理。
还可借助电子元器件的文档资料,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对照判断其好坏,如门电路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电压比较器的输入与输出电压的逻辑关系。
发现有明显故障的电子元件时,可采用相同型号、规格的电子元件进行代换,以此来确定故障元件。
④借助元器件资料来检查故障
没有电路原理图时,还可通过观察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型号,然后找到该元器件的资料,来获取该元器件的用途,各引脚的作用及各引脚的正常电压值,相关外围电路及该元器件的应用电路图。用获得的相关资料来与实物进行对比或测量,也许就有修复的希望了。
Contact: 吴经理
Phone: 13808548642
Tel:
Add: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万虹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