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品牌

  • GP2301-SC41-24V,GP2500-TC41-24V
GP2301-SC41-24V,GP2500-TC41-24V

GP2301-SC41-24V,GP2500-TC41-24V

冗余系统的前期开发和多用户系统的开发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系统投入运行时要进行适当的组态。

具体的设置过程如下:
1. 右击WINCC 的Redundancy点击OPEN,打开冗余组态界面(图2),激活冗余配置,进行相关设置,而后点击OK退出。

² 打开Redundancy配置环境时,在“server:”的输入框内系统会自动输入当前计算机名;除“Active Redundancy”外其他都不可以操作。
² 激活“Active Redundancy”选择框,其他选项都可以操作了。各项含义如表1:
根据自己项目的实际使用要求和情况进行相关的设置即可。
Ø 2两项必须要进行设置。
Ø 3~8项的设置都会影响到服务器恢复后的系统同步内容,建议采用默认设置,不过为了减少恢复后服务器系统的负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减少同步内容。
Ø 9项是指当客户端连接到指定服务器的网络发生故障(此时服务器未必发生故障)时是否自动切换到冗余服务器,建议激活此项。
Ø 10项实际上是为服务器相互监控提供了另外一种检测手段,如果激活此项,则需要在服务器的串口间连接一根串口电缆,此时除了网络路径外,服务器间多了一条专用的状态检测链路,冗余系统的监控更可靠。需要说明的是串口连接只用作状态监控,而不进行数据同步。

当冗余功能设定完毕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内部标签组“Redundancy”,该组内有四个标签,用户可以直接用它们进行状态诊断及信息显示。
Ø @RM_MASTER:如果当前服务器是主机GP2301-SC41-24V,GP2500-TC41-24V,则置位为1;否则为0。
Ø @RM_MASTER_NAME:当前主机服务器的设备名。
Ø @RM_SERVER_NAME:客户端当前访问的服务器名。
Ø @RM_OFFLINE_US_NAME:服务器恢复在线后,正在同步的用户归档名。
2. 为客户机指定首选服务器。配置好计算机和冗余功能,生产了服务器数据(Server Data)后,右击“Server Data”然后点击“Client-specific Setting”,打开客户机服务器指定界面(如图3),为每个客户机指定首选服务器,然后点击OK退出。

为客户端指定首选服务器是为了更好的平衡服务器的负担,指定了首选服务器的客户端会自动的优先连接到指定的服务器,没有指定的则始终连接到主服务器上。
3. 退出WINCC管理器,点击“开始”、“SIMATIC”、“WINCC”、“TOOLS”下的“Project Duplicator”复制出冗余项目到冗余服务器。用“Project Duplicator”复制冗余项目的好处是可以自动的完成另外一台服务器的冗余配置同时生产完全相同的项目。
至此WINCC冗余项目已经设置生成完毕,可以投入运行了。

冗余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服务器都正常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拓扑如图4所示,每台客户端PC都连接到自己的首选服务器。此时服务器A是主机;B为从机;客户端1、2连接当服务器A,客户端3连接到服务器B。

当其中一台(如服务器A)发生故障,所有的客户端PC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如服务器B)上工作, HMI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而不影响使用。切换完的运行拓扑入图5所示。

当服务器A在线后,客户机1连接回服务器A,客户机2、3仍然连接到服务器B。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为客户机指定首选服务器的作用。

2005年11月,WINCC冗余系统已经在涟源钢铁公司冷轧厂连续镀锌生产线调试完成并且顺利投入运行。WINCC标签总量超过6万,画面170余幅,报警信息2万多条,变量归档130多个,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用户反映良好,没有因为WINCC服务器故障而造成生产线停车。而且WINCC冗余系统除了增加一套服务器的软硬件外,不需要增加系统开发的成本,从而用非常小的投入,能够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于当前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关闭
微信扫码关闭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