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速度高速化也是日本PLC系统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目前PLC的CPU模块竞相采用32位RISC芯片,运算速度大为提高。一般基本指令的执行速度均达到数十个纳秒(ns),如三菱电机的Q02HCPU其输入指令的执行时间为34ns,富士电机MICREX-SX系列SPH300达20ns,横河电机的FA-M3系列的F3SP59-7S其输入指令的执行时间为17.5ns。仅看一种指令的执行时间并不能完整地说明问题。日本电机工业会(日本电机工业的行业协会)JEMA一直倡导用PCmix值(即PLC的处理时间性能表示指标,用1微秒执行的基本指令和数据处理指令的平均次数来表示)来衡量PLC的运算速度。所谓1微秒执行的基本指令和数据处理指令的平均次数,是按PLC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指令的频繁程度的统计平均值计算的。一般是基本指令占54%(其中输入指令占17%,输出指令13%,逻辑运算指令21%,定时器输出3%),数据处理指令占39%(其中传送指令占25%,四则函数运算指令,比较指令6%),其它指令7%。
仍以三菱电机的小Q系列为例,其中的Q25HCPU的PCmix值是10.3,比A2UHCPU-S1快5倍(为2.0),比A2SHCPU快20倍多(PCmix值为0.5)。随着PLC的功能扩展,运算指令、文字处理指令、通信指令等用的越来越多,各种指令的使用频率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PCmix值的计算也会有所变化。这里顺便提一下,之所以要多次举三菱电机为例,是因为它的PLC的市场份额占日本的50%以上,为日本的最大PLC供应厂商,因而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同时,通过软件技术提升PLC专用操作系统的水平,实现了事件中断的高速响应(200微秒)功能,高速计数功能,0.5毫秒(三菱电机的小Q系列PLC)、甚至0.2毫秒(横河电机的的FA-M3系列PLC)的恒定扫描时间功能编程设备服务处理的高速化。
当扫描时间为数十毫秒时,几毫秒的编程工具和监控设备的服务处理时间不会带来什么问题。但是在执行1毫秒以下的控制任务时,就有必要大大缩短这个时间。所采用的方法是以多CPU芯片并行处理的方式,由专门处理编程及监控服务的微处理器芯片执行这类处理,以减轻对执行控制程序的CPU芯片的影响,让它只管执行顺控和逻辑运算。此外,为了提高服务处理的效率,缩短在现场读写程序的时间,以缩短操作时间,采用了高速的串行通信(最大的波特率为115.2Kbps)以及将UCB口(最大波特率达12Mbps)引入PLC的CPU模块,从而实现与编程工具及监控设备之间通信的高速化,并允许同时使用这两个通信端口,由多人同时进行编程和调试。
PLC的CPU模块通过系统总线(一般做在基板的印刷电路上)与装插在基板上的各种I/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通信模块等交换数据,装插的模块越多,CPU模块与那些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的时间就会增加。这种数据交换的时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使PLC的扫描时间加长。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使系统总线传输速度高速化:增加系统总线的带宽使一次传输的数据量增多,例如三菱电机的小Q系列PLC,增加了系统总线的带宽,使所传输的数据量是以前的2倍;在系统总线存取的方式上,采用连续成组传送技术实现连续数据的高速批量传送,大大缩短了存取每个字所需的时间;通过向与系统总线相连接的模块实现全局传送,即针对多个模块同时传送同一数据,有效地用活了系统总线。
提高外部设备的响应速度。在PLC内部实现高速化的同时,还要提高外部设备的响应速度,才能整体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为此,在缩短I/O模块的输入输出响应时间,提高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时间,下了不少工夫,以求得系统整体的控制速度达到毫秒级以下。例如,在晶体管输出模块的输出电路中选用高性能的晶体管,使响应时间加快50%;在直流输入模块中,其输入的时间常数回路采用专用ASIC芯片,可通过编程软件选择输入模块的响应时间为1/5/10/20/70毫秒;为提高模拟量模块的转换时间,采用A/D或D/A的专用芯片,是转换速度为原先的1/2—1/6。另外也通过开发专用的处理器和通信专用ASIC,缩短通信网络模块之间的通信链接的循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