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挥舞着机械手全自动精准作业的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分拣机器人、巡逻中的视觉识别巡检机器人、来回穿梭的AGV小车……”这些都是发生在浪潮智能工厂里最真实的一幕。近日,记者走进了浪潮位于济南的智能工厂,亲身领略了其作为工业互联网实践样板的最前线。
“机器代替人作业是个大趋势,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与技术的成熟,浪潮智能工厂作为工业互联网实践样板,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也统一整合了柔性生产、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截至目前,集成了600多个RFID、2000多个传感器、50个设备控制器、330套智能设备、6大核心系统,实现了从柔性化生产到交付服务的全过程智能化,交付周期从18天缩短至5-7天,人员减少75%。”浪潮集团生产总经理于亮告诉记者。
于亮以智能锁附机器人为例:“它们一刻不停的情况下每8分钟自动锁完130颗螺丝,而同样的工作量,人工大概需要1个小时。”
不仅如此,除了生产流程的创新,一线员工发明的各种工装设备,诸如“罗希望内存按压工装、赵永东静电消除器、杨洪波光盘防护碗……”,这些在员工实践作业中的“小发明”也为提升效率和质量发挥了很实在的作用。
因为用手组装内存条效率低,而且容易伤手,罗希望便想到了做这个发明。“过去工人们在组装服务器时,都是用手按压内存条,内存条比较锋利,按压时间长了会损伤手部,还容易划破,效率也不高。发明了内存按压工装以后,受力面积增大,工人们手不会疼了,组装效率也大大提升,在浪潮的生产线工人中非常受欢迎。”罗希望告诉记者。
“今年,我们把手工按压工装转变成自动按压设备CQM1H-CPU51,CQM1H-CPU61,无论在按压的质量还是效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经过初步核算,效率比以前提升了60%。”罗希望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这两年来团队总共制作了269种工装,其中有13款自动化设备,包括硬盘自动热插拔、硬盘自动批量测试、内存自动按压等。有些可以完全可以替代人工作业,有些需要和人工配合作业。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实现了至少30%的产能增长。
基于高度智能化,浪潮智能工厂主要生产定制化服务器产品,记者在车间的大屏上看到,客户订单的完成进度在大屏上实时、滚动显示,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某订单的生产进度就从75%提升到了100%,进入产品测试流程。得益于如此显著的成效,浪潮智能工厂成功入选2017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被Gartner评为全球智能制造典范。
Contact: 吴经理
Phone: 13808548642
Tel:
Add: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万虹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