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品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企业还要提高自身供应链韧性。在2020年Gartner评比的全球供应链前25强当中,施耐德电气实现了从去年第11名到今年第4名的大步跃进,继续保持工业制造类企业当中的第1名。相比于5年之前,施耐德电气已经连续提高了30个名次。这一成绩背后,是施耐德电气长期坚持的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法宝”。
张开鹏表示:“施耐德电气供应链通过聚焦‘短链协同、合作共生、数字化赋能、绿色可持续’四个方向,经过多年的苦功,获得了强大的韧性。”
短链协同,就是让各个市场的供应链高度本土化,但要实现全球联动。当施耐德电气武汉的工厂在疫情期间停产的时候,就可以从法国、印度尼西亚等地补充产能。反过来,当中国市场逐渐稳定后,又出口产品补足全球其他工厂产能不足。
合作共生,指的是建立本地供应链“朋友圈”,与大量上游供应商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并帮助供应商不断成长。施耐德电气一直将与供应商等伙伴共同成长,视为本土化战略的重要部分。在2月中旬,除了武汉工厂以外,施耐德电气全国30多家工厂和物流中心都全部复工,得益于上千家合作伙伴的迅速复工助力。“上游合作伙伴不复工,我们也受到影响。”张开鹏表示,“疫情期间,当地政府在跨区域协调复工方面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数字化赋能,则是在供应链管理上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力量,帮助供应链提高效率和质量,增加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最近几年,施耐德电气一直在推进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的工厂、物流中心完成数字化改造之后,整体供应链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10%,能耗降低了8%。
绿色可持续,是指践行绿色供应链战略,是打造安全、环保、高效节能和可持续的供应链STIMS4324B-2,STP-A2203,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施耐德电气的绿色供应链理念覆盖了端到端的产品价值链。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制造、废弃物处置,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有一整套的绿色管理体系。同时,施耐德电气还利用可再生能源打造更加清洁和安全的工作场所,以达到资源优化的目标。施耐德电气中国的23家工厂和8个物流中心,有15家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7家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面对供应链的后全球化时代,张开鹏表示,施耐德电气也将持续聚焦这四大方向,勤练内功,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推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施耐德电气也将一如既往地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