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产品,PLC(可编程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PLC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以来,应用增长十分迅速。
国外PLC(可编程控制器)著名厂家有欧姆龙、三菱、西门子等。PLC从最初的引进外国,到后来吸收PLC的关键技术试图进行国产化,PLC经过了一个迅速发展的历程。目前国产PLC厂商众多,主要集中在台湾、深圳以及江浙一带。例如:台达、永宏、盟立、和利时等。
每个厂商的规模也不一样。国内厂商的PLC主要集中于小型PLC,例如欧辰、亿维等;还有一些厂商生产中型PLC,例如盟立、南大傲拓等。还有许多小厂商是贴牌生产或是仿造生产,真正自主研发生产的在少数,而且集中在台湾,并且台湾厂商比大陆厂商做的更好些,市场也更广阔。
但是,中国PLC做了这么久,却也一直没有很大的进步,并没有突破,也未能打入国际市场,只能在本地有一个单一的、小范围的市场。若想要有一个很大的跳跃,不仅要向国外学习,还需要自己钻研,不能经常模仿,国产PLC的弱点就在于技术不过关。而国产PLC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做PLC的类型需要增多,不能仅限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等,应该扩大到各个制造业的设备和系统。
我国的工业发展及自动化应用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几十年的滞后,按目前的经济形势分析,我国将迎来一个PLC市场高速增长的时期。基于中国经济稳定迅速增长的现状,今后若干年内中国PLC市场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PLC业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内有实力的自动化公司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技术、行业影响和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大力拓展PLC业务,使国产PLC早日成为中国PLC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